|
|
訂閱社區(qū)雜志 |
全球儲能領域爆發(fā)技術革新潮!石頭未來也能成為儲能主角 |
(時間:2019-4-3 9:09:56) |
儲能,是新能源行業(yè)發(fā)展過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儲能技術的進步,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新能源產業(yè)前進的速度。 目前市場中常見的儲能技術主要有電池儲能、抽水蓄能、氫能儲能、壓縮空氣蓄能以及飛輪蓄能等。 而近日,丹麥一個大型實驗設施的落成宣告了另一種儲能應用方式的出現:采用石頭來儲存能量。 如圖所示,中心位置便是整個設施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——一堆石頭。 簡單來說就是把這些巖石裝在一個四周隔熱的容器中,當周圍的風電、光伏產生多余的能源時,高溫空氣泵將會把這些能源送入容器,加熱到600℃,由風力渦輪機的剩余電力提供能量,以熱量形式儲存起來。 一段時間之后,這些能源被使用時,熱空氣將會從容器中排出,排出的熱空氣加熱水產生蒸汽,驅動蒸汽渦輪機發(fā)電產生電力,余熱還可以作為區(qū)域供熱使用。 這一設備擁有廉價環(huán)保、易操作實施的特性,同時結合其它充放電技術,能夠有效地降低成本,減少能量損耗,提升儲能效率。 據丹麥技術大學表示,這一儲能設備可以滿足到2035年裝機容量為1.4GW儲能的10%需求,平均每天可以存儲和釋放儲能容量超過300MWh。 無獨有偶,除了丹麥外,英國也正在利用冷熱巖石的溫差進行儲能項目的研究。 今年1月,世界首個電網規(guī)模的蓄熱儲能系統在英國建成,該系統容量為150kW/600kWh,目前已經完成安裝,進入測試階段。 這一系統同樣是儲能多余的可再生能源驅動熱泵,在熱側將氬氣壓縮升溫至500℃,利用巖石進行儲能。 與丹麥此次項目不同的是,該系統還多了一個“低溫冷電池”,氬氣膨脹后降溫到-160℃,可以將能量釋放到儲能材料中,釋放能量的同時,氬氣向相反的方向流動用來發(fā)電并返回電網。 對于蓄熱儲能技術來說,高效的轉化率是生存的關鍵。據介紹,目前英國這套系統的測試轉化率已經達到60%以上,超過了已有的1500度的熱輪機轉換效率。而經過未來幾個月的調整,預計效率或將有望達到74%左右。 此外,據項目相關研究人員介紹,這一系統充換電切換速度極快,幾乎可以在幾毫秒之內完成,而且成本遠遠低于市場上大量應用的電池儲能成本。 在這一方向的應用實踐中,德國知名企業(yè)西門子走在了行業(yè)前列。 近年來,西門子一直在研究通過加熱巖石來儲存可再生能源,按照計劃,2019年西門子或將與德國一家300兆瓦的電廠進行合作試點,推動這一儲能技術的發(fā)展。 巖石儲能,雖然目前是一項冷門的技術,但市場關注度卻十分高漲。相對于電池儲能技術而言,它的原料易得,擁有極大地成本優(yōu)勢,更為重要的是,這一儲能技術更為環(huán)保安全。 總之,技術的革新推動著產業(yè)的不斷進步,也使得能源走向更加清潔高效的道路。
|
|
|
|
推薦圖片 |
|
熱點文章 |
|
|